连日来,湘乡市东山学校不仅迎来了建校百卅华诞,更以一系列举措推动思政育人工作迈上新台阶:国防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授牌,思政微电影《子任》首映,修葺一新的校史馆正式开馆。这一系列举措同步推进创牛配资,标志着学校在传承红色基因、创新思政教育方面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百年根脉,铸就思政“活教材”
一走进东山学校,厚重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。该校始建于1895年,由清军将领、首任甘肃新疆巡抚刘锦棠倡建,初名 “东山精舍”,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。1910年秋,少年毛泽东在此求学,接受进步思想熏陶;1958年,毛泽东亲笔题写 “东山学校” 校名,为这所学府注入更深厚的红色印记。
“学校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是生动的思政教材。”东山学校负责人彭向峰说。近年来,学校深入挖掘百年校史中的红色资源,让“实事求是”的书院精神和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成为滋养学生的精神养分。毛泽东当年求学的教室、座位保存完好,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、校史馆等成为师生常学常新的课堂。如今,漫步校园,红色元素随处可见,“学伟人、立大志” 的氛围已融入师生日常。
国防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
创新载体 推动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创牛配资
如何打破思政教育的 “刻板印象”,让红色基因可感可触、入脑入心?东山学校从课程建构与活动设计双向发力,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育人载体。
在课程建设上,学校编写《伟人励志出东山》校本教材,将校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;拍摄电视剧《东山学堂》,让红色故事跨越时空与青年学子对话。同时,构建贯穿高中三年的 “梯度化红色课程体系”:高一新生以“东山,我们来了”开启红色第一课,高二学子在“恰同学少年”红色音乐会中感悟青春激情,高三学子通过励志教育坚定理想信念。
在活动设计上,“追寻伟人足迹,八十华里远足” 已成为学校的红色品牌活动。每年春季,1000余名学子徒步往返40多公里,沿着先辈足迹感悟奋斗精神。“徒步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坚持。”高三学生成宇鑫说:“现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,我都会想起那段路,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了。” 此外,红色主题班会、革命故事演讲、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常态化开展,让红色教育从 “课堂” 延伸到 “课外”。
协同育人 让 “大思政” 奏响“大合唱”
思政教育不是 “独角戏”,而是 “大合唱”。东山学校打破校园边界,积极联动高校、兄弟学校、社会机构,构建校际协同、资源共享的“大思政”育人共同体。
在跨校合作方面,与北京八一学校持续开展师生互访活动,建立跨地域的交流桥梁,连接起南北两地的教育智慧与红色文化;在与国防科技大学建立"军民共建"关系的基础上,此次授牌又进一步推进了军事科技资源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。在社会参与方面,学校培养了 400余名 “小小讲解员”,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为游客讲解红色故事,既锻炼了表达能力,也成为红色基因的 “传播使者”。
“通过这些创新实践,我们看到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显著变化。”东山学校负责人彭向峰表示:“他们更加懂得责任与担当,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。”近年来,东山学校凭借鲜明的育人特色与突出的办学成果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湘潭市前列,先后荣获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等多项荣誉。
东山学校“小小红色讲解员”
百年风雨兼程,红色基因永续。如今的东山学校,正以更开放的姿态、更创新的举措,推动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,努力培养更多 “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” 的时代新人,让百年学府的红色光芒在新时代愈发璀璨。
通讯员钟彪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
报料、维权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晨视频”客户端,搜索“报料”一键直达;或拨打热线0731-85571188。如需内容合作创牛配资,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。
长胜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